廿一世紀癌症防治大突破 -- 自律神經交叉檢測法
近年來,自律神經已成全球預防癌症檢測重點之一。現代人無論是否是上班族,經常感到倦怠疲勞、發熱、盜汗、頭痛、心悸、失眠、胸部有壓迫感、噁心、嘔吐、厭食、腹瀉、便秘.....等等,雖然感覺有一大堆的不適,可是到醫院檢查,卻都沒有發現異常的現象,這時臨床醫師多會診斷為「自律神經失調」。
自律神經失衡是指正、副交感神經失調。自律神經主要分成兩大系統: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,大部分的情況下,我們是無法察覺自律神經系統的運作,但是當外界的壓力來臨時,這兩大系統就會開始失去平衡,引起正、副交感神經各自負責的器官失去自主正常運作,導致不舒適症狀產生如易疲勞、頭痛、失眠、焦慮、腸胃道不舒適、心情低落、鬱悶等,都有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衡初期徵兆。
由臨床案例發現,許多的疾病均與自律神經有密切關聯。而癌症的發生、惡化及轉移,與交感神經過度亢奮及副交感神經低下有密不可分的關係。若能有效降低交感神經的活性,且同時提升副交感神經活性,對於癌症預防治療、降低復發及轉移率,都有令人振奮的結果。
「自律神經檢測」還更廣泛運用於治療免疫系統失調、失眠症狀、無感壓力者等現代文明病患者,均能得到有效的改善。
21世紀最大的健康殺手:『自律神經失調』
如果您有以下症狀出現就要特別注意
恐慌症和自律神經失調,常常有許多類似的症狀,像是恐慌症會伴隨許多身體上的症狀,如胸口悶、心跳很快、手腳會麻麻的,甚至有些人會出現感覺好像有電流經過皮膚的麻、喘不過氣、頭痛、頭暈、噁心、肚子痛、視力模糊等症狀,似乎從頭到腳都不舒服。
自我調整與改善的具體作法
治療自律神經失調,有六種自己就可以具體改善的方法
- 抒解壓力,藉由音樂、散步、溫泉、爬山、渡假、水療 等等方法。
- 調整工作方式,將腳步放慢,減少行程的安排,縮短工 作時間,避免值班加班,增加授權機制。
- 從事有氧運動,例如:球類、游泳、慢跑、健走、踩腳 踏車,每週至少五次,每次至少四十分鐘。
- 改善睡眠品質,晚上十一點就寢、早睡早起、每天睡足七個小時,切勿熬夜。
- 生活規律,飲食清淡、心情愉快、樂觀開朗。
- 建議保健食品,包括:榖維素、魚油、紫蘇油、唐辛子等等。
提醒您!
如您有莫名不舒適症狀,請預約自律神經健康評估。任何療程均有其風險,並非每個人都適合,實際需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。